Saturday, July 28, 2007

設計不需要奢華取寵就能成為雋永


在80年代盛行的擁擠喧鬧中,Jasper Morrison以簡潔的理性主義,反其道脫穎而出,他的作品、行事風格的低調,構成一套平凡雋永的設計美學。
文/丑宛茹 圖片提供/Jasper Morrison、德亞、當代國際、卡希納

幾次在德國知名設計學者兼策展人Prof. Dr. Michael Erlhoff及Prof. Dr. Uta Brandes夫婦家中小住,從樓梯間、入門玄關、客廳、廊道到書房、廚房及臥室,牆上掛的親筆手稿、空間擺設和生活用品,琳瑯滿目盡是大師作品,包括:Sottsass、Mendini、Branzi、Stidio 65……,彷彿小型設計博物館,更甚者,是這些東西都可用、可摸,比起博物館的非禮勿動,來的自由多了。其中有一件素樸的作品,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,簡單的漏斗與燒杯架,似是將實驗室中的器材加以組構拼湊,成了一盞立燈,簡鍊的手法,毫不拖泥帶水,詢問之下,原來是Jasper Morrison學生時期的作品,或許是感念Prof. Dr. Michael Erlhoff策劃1987年documenta 8(德國文件展,每五年一次於德國Kassel舉行,為全球最重要之藝術設計展之一)的知遇情誼,而將作品贈與留念。

簡單低調的設計風格
Jasper Morrison堪稱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之一,1959年生於倫敦,畢業自皇家藝術學院(RCA, Royal College of Art),曾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進修,1986年起於倫敦成立設計工作室;與Marc Newson、Michael Young、Tom Dixon同時嶄露頭角,自詡為務實派的產品設計師,行止低調不愛曝光。其實與他同期的設計師相較,Morrison的設計與二十世紀末強調個性化的耀眼時尚,有極大的差異,甚至在看到他的作品時,第一眼不太容易感受到一般人所認知的「設計」,一切只是順應自然的發生而已。他往往建議設計學子用心去「讀」周圍的一事一物,然後解決問題。舉例來說,被委託設計一張餐椅時,Morrison必定先找出一張他認為最完美的餐椅,進一步思索自己是否能有所改良,好那麼一點點?
在一次雜誌訪談中,Morrison提到對個人衣著的看法,他偏愛「正常」的衣服,不喜歡有太多特殊的細節;其實這正反映出他個人的設計風格:簡單明瞭、樸實無華,從不譁眾取寵。Morrison的設計像是「減法」,不斷地檢視後逐一刪除,餘下的是最精萃的本質。「The Thinking Man's Chair」1986年在日本的展覽首次曝光,Morrison想要傳達座椅的精髓在於「結構」,僅在上面標註尺寸做為裝飾;原擬命名為「The Drinking Man's Chair」,扶手前端的小桌可以置放酒杯、酒瓶,但在看到某個煙盒標語「The Thinking Man's Smoke」後,覺得意義上更為貼切而參考修正;之後被義大利家具品牌Cappellini相中,進而生產。望著稍矮而深長的椅面,彷彿可以見到一位叼著煙斗的男士伸長了雙腿慵懶地癱坐著,思緒已經飄向遠方。

強調產品客體性
事實上,80年代中期在義大利Memphis團體推波助瀾下,浮誇的裝飾風格極度盛行,對比於此,Morrison的作品無疑地在擁擠喧鬧的形式、色彩中提供了呼吸的餘裕,因而大受青睞。Morrison出版的《A World Without Words》(1998),書名直接道出了他的設計準則:無為,內容是他所觀察、集結的影像:從建築、家具到漁夫帽……,每一幀都反映出簡潔的理性主義;Vitra家具製造公司總裁更在偶然見到Morrison對A World Without Words的影像發表後,認同他的理念而進一步委託他設計。觀察Morrison的作品,無論是為Rosenthal、Alessi等品牌設計的餐用品,或是幫Magis、Cappellini、Vitra等設計的家具,甚至是SONY的家電,可以發現Morrison偏重於功能、結構、品質以及創新技術的應用,忠於材質的直觀表達,以提供更適於消費者使用的產品為訴求,色彩上多採用無彩色、中性色或材料原色,完全隱匿感性或心理性的抒發,強調產品的客體性,重於設計師個人的主體性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