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ly 27, 2007

當Ingo Maurer遇見愛迪生 光影的魔幻奇想


在Ingo Maurer的世界裡,充斥著各種形式的光明,當老婆跟他說:「你想太多了,關燈睡覺!」,偏偏關燈正是他最辦不到的事。Maurer的作品,素材平易,表現手法也沒有史詩般的澎湃激情,點到為止的細膩感讓人體會到他的內斂與溫柔。Maurer精確算計的不是瓦特數與伏特數,而是光與人如何優雅地共存。若問這世界是否缺少一盞燈?答案應是肯定的,少的就是Maurer正在設計的那一盞!
文/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 丑宛茹 圖片提供/Ingo Maurer GmbH、丑宛茹、迪蘭名品
被譽為「光之魔法師」或「光之詩人」,但始終自謙為「造燈者」的德國設計師Ingo Maurer,只專注於「光/影」的魔幻奇想,心無旁騖,設計超過150件燈具或燈光裝置,其中有75%仍持續生產中,為不同的空間營造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氛圍。Maurer的作品雖然藝術性濃厚,卻也兼顧務實考量,多數不只是one-off的藝術品。

愛迪生你在哪?
Ingo Maurer生於1932年,學的是印刷設計,因為1965年的作品Bulb桌燈,傳統梨形燈泡的誇大複製,直接而率性的燈光詮釋手法,造形簡單卻極具衝擊力,因此在1966年被紐約現代美術館(MOMA, Museum of Modern Art, New York)收藏,同時也獲得法國文化部頒贈獎章,1967年美國《The New York Times》更以頭條「燈泡裡的燈泡」來報導Bulb這件作品。一般燈具設計無非是想方設法地把「燈泡」遮蔽起來,Bulb赤裸裸的震撼力,展現了Maurer單純的美學思維。Maurer因為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小旅館裡,凝視著天花板垂吊而下的燈泡,毫無矯飾的純粹之美,敬佩愛迪生的偉大發明,因此有了創作Bulb的構想。漫畫裡常常見到,當靈感乍現,總會在腦袋邊浮現一個燈泡!這件作品無異有著多重隱喻,無限遐想。初試啼聲後的佳評鼓舞了年輕的Ingo Maurer,從此激情投入了光的魔幻世界,結合團隊技術研發,創造無數感人的作品,證明「光」可以藉極簡的細節處理,來傳達隱含背後的狂野創意,反映出作品本身的煽動性與幽默感。
愛迪生藉白熾燈泡幫世界征服黑暗,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形態與社交模式,他無疑是Maurer永遠的偶像,1997年Maurer再度以燈泡為題,設計了Wo bist du, Edison…? (Where are you, Edison…?),這次燈泡成了虛幻投射的影像,「燈泡裡沒有燈泡」,Maurer再度操控著形象與語意的轉換遊戲,對他而言,燈具創作除了是光線、氛圍、造形的問題而已,還有著其他技術性、思考性、隱喻性的創造議題。

以理性科技成就感性表達
Maurer的作品素材多元,富含實驗性與挑戰性,像是個煉金術師懷抱化平凡為神奇的強烈企圖,例如:陶瓷碎片、瓶罐、紙片、羽毛、鋁箔、刀叉……,但他並非僅將材料任意組構,而是克服了種種的技術挑戰,每一個看似隨性偶發的細節處理,其實都是嚴謹精確的考量計算,以理性科技來成就感性表達。
Maurer與設計團隊擅長自生活中取材,身邊熟悉的、尋常的物品一旦被轉化成發光體,很容易讓人驚訝之後旋即會心莞爾,繼之誘發出種種的故事聯想。廚房裡Campbells蕃茄濃湯罐頭變成了吊燈「Canned Light」,彷彿可以嗅到濃郁的食物香味;以義大利國民飲料製成的Campari Light,一串十個暈散著紅光,像是熱鬧的party聚會;桌燈Bibibibi,從名字就已浮現一隻蹦蹦跳跳的小雞,媚俗的豔紅雞腳與俏皮的羽毛,家禽姿態活靈活現。Birds Birds Birds中一顆顆長了翅膀的燈泡是一群快樂飛翔的小鳥,Maurer捕捉住鳥兒穿巢而出的瞬間意象,洋溢著活潑動感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