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October 16, 2010

會對兒女咆哮的父母,可能養育出大吼大叫的兒女











生兒育女後,你們就成為一個家庭,不再是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的一對夫妻。而是一個完整的家庭。家中成員彼此互動,這表示家中每位成員的情緒會彼此影響。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受到周遭人士不佳情緒的影響,仍能保持快樂心情,但我們多數人的情緒,則會隨著周圍人的心情而受到波動。

做一名遵循教養守則的父母,你必須了解,你要為家庭成員的情緒負責。我不是說每次家中有人不高興,就是你的錯。我只是表示,如果有人沉浸在陰霾的心情裡,或是家人彼此爭吵,不要寄望有人會自動停止發牢騷和咆哮,不再生悶氣,亂抱怨,不為小事斤斤計較,停止吵鬧不休。如果你認為有人該從中抽離,讓氣氛轉好,那最好是由你開始做起。

孩子不了解情緒會互相感染。他們不了解父母易怒的原因,是因為他們已經讓父母累了一整天。當然,你可以開始教導孩子這些事情,但是他們還得等上好多年,才能懂得因應之道。一旦孩子感到心情低落,他們會表現出一付可憐兮兮的樣子來懲罰你,即使他們知道這樣也會連累你,讓你心情不佳。「這會給他們一個教訓」、「他們自己會想通」。才怪!這得靠大人來打斷這種模式,而這個人選就是你,如同我前面說過的。

我有個孩子(最好不要點破是哪個孩子),當他還小的時候,常常和我發生衝突。我最氣他的是,他從來不會軟化,即使在我對他怒氣大發的時候。最後,我太太總是小心翼翼地找到恰當的時機告訴我,也許這和我自己也從來不軟化的態度有關。我的榜樣教導孩子一個對解決衝突毫無助益的方法。

聽著,這件事聽來不見得中聽,但我要說:會對兒女咆哮的父母,比較可能養育出會大吼大叫的兒女。會對兒女生悶氣的父母,也會鼓勵孩子生悶氣;總是喜歡無病呻吟的父母,較容易有喜歡無病呻吟的兒女。孩子不是每次都會如此反應,而是比在沒有這種榜樣的情形下,更容易這樣做。再不然,因著個性不同,孩子會走另一種極端,(比如說)不像父母一樣易怒,但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動怒而感到不舒服;不然,起碼會對「怒氣」這件事,有特殊的「情結」(比照某些專家用語)。

如果你希望孩子能以成熟的態度來駕馭情緒,那麼父母自己就要以成熟的方式來駕馭自己的情緒。當然這是往好的方面看。父母能影響兒女的情緒(以及孩子掌控情緒的方式)往好的方面發展,如此一來,就會對每個人產生良性循環。

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