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晨和午餐後,學校都會進行一次班級點名,以確認孩子的安全,並在老師點名的同時,讓孩子簡短地說說自己想跟大家分享的事情。
有一天,一個孩子說她最喜歡班上的某某人,某某人是她最好的朋友,接下來的幾個孩子延續著這個話題。當接連三個孩子說了自己在班上「最好的朋友」之後,老師開口對孩子們說:「全班都是好朋友,班上的每個同學都應該是我們最好的朋友,所以我希望等等聽到的不是這個話題喔!」
老師這個小小的舉動讓我印象很深刻。在台灣時,我也常聽到孩子說「某某人是我最好的朋友」這樣的話;孩子們有自己的小團體是很平常的事,因此當我聽到這位 老師給予孩子這樣的引導時,我真的覺得很棒!這又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:這只是這位導師的想法而給予的引導,還是英國教育普遍的文化呢?於是我做了一份問 卷調查、分析每班的孩子的人際關係圖表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,詢問每個班級的孩子們:誰是你在班上最好的朋友?然後把每個孩子認定的「唯一」好朋友畫線連 結。這個圖表一方面可以看出哪個孩子是被最多人認為是自己的好朋友,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人際交往比較弱的孩子,更重要的是觀察孩子回答這個問題時的態度! 接受問卷調查的四個班級中,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孩子肯定指出誰是他最好的朋友;其餘的則回答「不知道」或「全班都是」,甚至有孩子之後又跑來改答案的。這些 態度都顯示出孩子正學習著和每個班上的同學都當好朋友!
對於所謂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,老師都是經由潛移默化或討論來讓孩子理解,而非只是認識課本上的白紙黑字。有個星期,三年級班的孩子有一個學習主題──罪 惡感(guilty)。老師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討論什麼是罪惡感?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這樣的感覺?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緒?在討論的過程中,老師一直是扮演 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的角色,並特別提醒孩子:「對於事件中的主角只要以『我的一位朋友』或是『我的一位親人』來代替即可,因為『我們不應該在背後道人 長短,現在的故事分享只是要讓大家知道事件的過程,所以不需要把明確的對象和姓名告訴大家。」然後孩子們都遵照老師的指示一一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從這裡我看到了英國人「有所為,有所不為」的教育態度。孩子們不但受到鼓勵、發表自己的經驗與想法,同時也被教導什麼是人際的分界。而這樣的界線也存在於 大人之間。在英國,老師放學後和家長並沒有太多交集,因為學校會特別在行事曆上安排家長日,個別學生如果有學習上的問題,也會排定行程會談。這又是和台灣 很不同的地方。在台灣,不論補習班或學校,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顯然頻繁多了,有時甚至得聽家長談論自己的婆媳問題或是夫妻感情問題,導致嚴重延誤下班時 間。英國人普遍的態度是務必盡到本份內的工作責任,其他私人的事務則不予過問,相對地也不希望別人踩到那條界線!
這是外國人和我們比較不一樣的地方。在台灣,有些家長想和老師拉近關係,也許是認為和老師熟悉一些,老師會比較偏愛自己的孩子;當然,也有可能是補習班老 師認為和家長建立好關係,學生比較不會換補習班。但,這樣的人情牽絆似乎也讓很多事情變得不再那麼單純。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台灣人比較有人情味,但太 過了,反而是公私不分了。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