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rch 4, 2009

教室環境透玄機



我曾在知名連鎖美語教育集團的總公司擔任輔導分校的工作,提供諮詢、協助美語補習
班分校的經營者營運,以及在學校環境規劃上給予建議,因而有機會接觸到許多補習班。自從姊姊有了小孩之後,帶著外娚女參觀幼稚園及參與各式活動便成了我週
末的休閒活動。近幾年來,專為設計的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地一一蹦跳出來,像是聽故事、拼組樂高、跳舞、體能活動……不論是幼稚園或國小的課後照顧及各式才藝
班,自己則是一家一家很認真地看過,可說是參觀過不少地方,也有一些心得,希望可以在這裡和爸爸媽媽們分享這些經驗。

首先,是機構的整體環境──乾淨明亮是基本要求。帶孩子一起參觀絕對是個好辦法,可以直接詢問孩子喜不喜歡這樣的環境。要特別提醒父母們,一定要記得看看
孩子實際上課的教室。因為不同的才藝班可能換不同間教室,高低年級也有不同的教室,而有的補習班更因招生人數變多,原本的補習班容納不下,會另租其他地
方,建立分教室,但是這些分教室卻不一定有立案,環境也不一定和本部的教室一樣好。還有,我曾經參觀過一家相當有名的補習班,一樓入口接待家長的大廳非常
寬敞明亮,也有專門的接待室介紹課程,但是孩子上課的二樓教室卻相當擁擠,桌椅的空間非常狹小,想像孩子在上課時,身體幾乎沒有伸展的空間,這樣的教室環
境想必是很不舒服的。所以,建議父母們,只要是孩子上課的教室,一定要一一親自看過!

另外一個必須注意的地方就是洗手間了。這是評斷一家機構是否用心的重點之一。除了乾淨這個基本條件之外,也要注意廁所間數和學生人數的比例。如果洗手間的
間數不夠,可以想見下課時孩子們勢必得大排長龍。另外,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,機構裡是否有符合較小孩子使用的衛生設備也很重要。記得有一次帶著四歲姪女去
聽故事,活動內容非常精彩,參加的家長和孩子也都很盡興,然而廁所卻非常擁擠,也沒有針對孩子添設的衛生設備。一般外面的洗手間或許不會專為孩子添設這樣
的設備,但是因為標榜的是專門提供六歲以下的孩子聽故事的活動場地,卻忽略了這個基本的「民生」需求,真的很可惜!

(英倫幼稚園中符合兒童高度的小洗手台。)
灣幼稚園的衛生設備基本上都符合孩子的需求,但英國的幼稚園和我們的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?英國的幼稚園,每個班都有一間小廁所,也就是每一間教室有自
己的洗手間,洗手間是和教室連在一起的。這樣的教室設計規劃,好處是方便,老師也不用擔心孩子不見或發生意外。另一個不同點是,孩子想上廁所並不需要先報
告老師,隨時都可以到教室後方的洗手間解決生理需求。教室,也是參觀任何一家教育機構時的一大重點。由教室中的擺設,往往可以看出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形,同
時也可以看出老師的個性,不論是張貼的海報或老師貼出的紙條,都可從中一窺端倪。


室的一角擺放著大大的沙漏。年紀較小的孩子因為還不會看時鐘,老師便使用沙漏來具體化時間的流逝。沙漏也是老師糾正孩子的行為時,一個很好用的工具。在這
裡,絕對不會有打罵孩子的情況發生。如果遇到孩子的行為真的需要糾正,老師的處理方式是讓孩子到角落獨處、冷靜一下,時間長短則視孩子的行為狀況而定,有
半分鐘、三分鐘或五分鐘。



(教室門上有一塊印滿了孩子們塗鴉的茶巾,是學校為孩子製作的紀念茶巾,上面有每位孩子的作品,下方註明孩子的姓名,真是一份很溫馨的紀念品呢!。)








 



 


讓我靜一靜

回台灣的短暫時間裡,我發現生活中和兒童教育相關的事還真不少。有一天,母親興沖沖地跑來告訴我:「隔壁家的小智很厲害耶!他的父母送他去上全美語幼稚園,現在英文很好......之類的話。

這天,我帶著小智去買麵包,途中,他忽然指著路上的救護車說:「阿姨~妳看!
ambulance!」我笑著說:「小智很棒喔!知道ambulance這麼長的字!」小智開心地笑了。小智還會唱《歌劇魅影》的主題曲,每次唱來都贏得
長輩的拍手叫好聲。小智也去上數學課,是那種做一大堆練習題,即使不會算也寫到能背起來的教學法。聽說剛開始小智總是哭,但小智的爸媽只是對他說慢慢地就
會習慣了,對於別人問起小智的反應,也是簡單地回答習慣了就好……

看到小智的父母給他的教育學習方式和小智遇到事情時的反應,讓我想到我在英國觀摩幼稚園時所看到的一件事。

一天早上,四歲的Caroline坐在教室一角掉眼淚,眼淚撲簌簌地從她的小臉上滑下來──在台灣,類似的情況,老師通常是馬上過去關切,再不然其他小朋
友也會趕緊報告老師──但是教室裡一切運作如常,其他孩子都關注在自己手上的教具,老師也在做其他事。這時,我忍不住過去問Caroline還好嗎?只見
她很鎮定地跟我說,她現在心情不太好,不過等一會兒就沒事了,她需要一個人靜一靜……

這讓我不禁想到台灣的孩子多半習慣問大人:「現在要做什麼?」在團體裡總是想要有個伴。情緒不佳,通常也是以大哭大鬧的方式表達,為的就是想博取大人的注
意。還有,時間表也常常排得滿滿的,一、三、五學英文,二、四、六補數學。沒有時可以好好思考的孩子會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嗎?他有足夠的同儕互動經驗
讓他懂得應對進退嗎?他有獨處的能力,能獨自面對自己的情緒嗎?在這裡,我沒聽到任何一個孩子說:「好無聊!」、「我不知道要幹嘛?」之類的話;每個孩子
也不太會干涉別人在做什麼;玩伴也不固定,不會總是黏在一起,而且只要一有時間,孩子們就會到閱讀一角去拿童書來看……當我們汲汲於在早期灌輸許多知識給
孩子的同時,是不是也使得孩子失去了更重要的「自由」呢?

在台灣,許多教學法都被過度廣告化,幾乎所有園所機構強調的都是「效果」,而且是顯而立見的效果。這種教育方式絕對會壓縮孩子自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。真希
望所有的父母們都能停下來問問自己:究竟想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?希望給孩子什麼樣的能力?也許,反而是大人需要比孩子更多的堅定和信心,才能在看到隔壁家
鄰居的孩子說 ambulance 的時候,不給自己壓力吧!

如何教出孩子的競爭力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